三、物流管理概述
(一)物流的概念
随着物流科学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对对物流概念作出了不同定义。
最早的物流概念是1935年美国销售学会对物流进行的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括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于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物流术语》对物流定义如下: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物流是一个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在流通过程中创造价值、满足顾客及社会性需求,也就是说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m
(二)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物流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特点,企业物流管理可以从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物流作业管理三个层面上展开。
1.物流战略管理。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就企业物流的发展目标、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定位以及物流服务水准和物流服务内容等问题做出整体规划。
2.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企业物流战略确定以后,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实施手段或工具,即物流运作系统。这一阶段,物流管理的任务是设计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确定物流运作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定的物流能力,并对系统运营进行监控和调整。
3.物流作业管理。根据业务需求,制订物流作业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对物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对物流作业的质量进行监控。
(三)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
主要有: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七个方面。
1.运输
是物流各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物流的关键,甚至可作为物流的代名词。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没有运输,物品只能有存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没有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生产就失去意义。运输可以划分为两段:
· · ·
生产厂 流通据点 用户
一段是生产厂到流通据点的运输,批量比较大,品种比较单一,运距比较长,另-段是流通据点到用户之间的运输,一般称为“配送”,就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各类商品按不同类别、不同方向和不同用户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箱,按用户要求的品种、数量配齐后送给用户,其实质在于“配齐”和“送达”。
2.储存
储存具有保管、调节、配送、节约方面的功能。储存的主要场所是仓库,储存的方式与仓库的类型密切联系在一起。仓库的类型可以按照仓库的基本形态、流通环节、地理分布、保管对象、建筑结构进行分类。储存的业务管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入库管理、在库管理和出库管理。储存的合理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储存合理化的原则,主要包括:面向通道原则、高层堆码的原则、先出原则、回转对应原则、同一性原则、似性原则、重量特性原则、形状特性原则、位置标志原则,网络化保管原则;二是储存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储存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储存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
免费领取>>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后真题解析大会【直播】>>环球网校2020年中级经济师课程全面上线,为了能够让参加2021年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网校开通了零基础私教班、精品vip班现已开通免费试听入口,中级经济师考生快来一起听听吧,免费听课入口>>